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艳蕊 通讯员 韩春芳 马元华
近期,洋湖乡古宅村农民王贵普获得滨州市“高素质农民大师”荣誉称号。王贵普是国家级非遗洋湖乡鼓子秧歌省级传承人,自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鼓子秧歌表演技艺,至今已有40余年。作为阳信县鼓子秧歌第五代传承人,为将阳信鼓子秧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王贵普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自身鼓子秧歌表演技艺的提高与项目的传承发展。
王贵普自2011年冬开始组织村级秧歌活动,先后到自家周边的崔楼、花赵、八里泊、大崔等村进行鼓子秧歌技艺的传授教学,并在春节期间组织群众举办秧歌串乡交流表演,让逐渐沉寂的秧歌活动重现光彩。2014—2024年,积极协助县文化部门、洋湖乡政府成功举办九届农民鼓子秧歌艺术节,大大提升了农民朋友精神文明追求。其间受邀带队参加河北省邯郸第十四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开幕式首场及闭幕式的演出、山东省第八届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等活动。2023年5月,在“大地欢歌”——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暨首场“鼓子秧歌”展演中获得省市高度赞扬,组织参加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山东省“扭起秧歌过大年”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鼓韵“芍”华 香约洋湖— 2024年洋湖乡芍药文化节启动仪式暨鼓子秧歌展演活动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敲起锣鼓迎国庆·扭起秧歌庆丰年”—阳信县洋湖乡鼓子秧歌展演等活动。2025年上半年,参与组织2支队伍参加山东省非遗文化月启动仪式演出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梨花会、芍药赏花季等节日节点,组织鼓子秧歌展演16场次。
王贵普带领秧歌队伍多年来活跃在农业农村领域大舞台,利用自己所学技艺将秧歌传承,传帮带能力强,面对面、手把手,传授技术技能,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用文化浸润人心,以文艺滋养文明,更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县农业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