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
盛夏的环翠,海风裹挟着活力与商机,法治的阳光正为这片热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从行政复议听证会到预防旅游纠纷讲座,从景区速调中心到涉企检查闭环管理,环翠区正以一系列扎实举措,将法治精神融入营商环境的每一个细节,让公平正义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听证会上的“法治镜像”: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行政复议既是法治监督的‘矫正器’,也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我们将以听证会为镜,坚守程序正义,兼顾市场主体合理诉求,让法治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这是环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科科员孙晓在旁听一场行政复议听证会后的深刻感悟。
近日,环翠区司法局针对一起不服人社局行政确认的复议案件组织公开听证,环翠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执法单位法制人员共同见证了这场“阳光下的争议化解”。
听证会上,申请人陈述诉求、被申请人答辩质证,焦点问题在辩论中逐渐清晰。这种“摆上台面”的审理模式,不仅让当事人感受到程序正义,更成为检验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试金石”。
正如环翠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褚衍文所说:“举办听证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打实的充分质证,为实质性化解争议找准方向,同时对办案中发现的涉企执法共性问题,通过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等形式,从源头上提升涉企执法水平。”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近年来,环翠区年收行政复议案件近300件,依法受理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凸显。其中近半数案件涉及企业,每年10余场听证会让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相信:“有纠纷,找复议”是最直接高效的选择。
旅游旺季里的“法治护航”:
从源头减少纠纷
进入旅游旺季,半月湾景区旅游纠纷速调中心格外忙碌。“刚有游客因民宿退订起争执,我们联合调解员10分钟就劝和了。”半月湾景区警长殷文隆指着调解记录说。
这是环翠区司法局创新落地的“调解+旅游”新模式。半月湾景区旅游纠纷速调中心打造以专职调解员为基础的调解队伍,精准把握旅游法规和人情常理的平衡点,高效解决游客与游客、游客与商家、游客与民宿之间的纠纷。新模式运行三个月以来,共累计调解纠纷50多起,解答法律咨询80多个,回访游客满意率100%。
而在景区之外,一场由环翠区司法局组织的旅游纠纷预防讲座同样火热。“民法典里旅游合同的‘霸王条款’怎么界定?游客受伤责任怎么分?”律师结合案例的解读,让环旅(威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冷刚豁然开朗:“以前怕纠纷,现在懂规则,旺季经营心里更有底。”
环翠区文旅局市场管理科负责人于彩秀对此深有感触:“法治服务不是‘添麻烦’,而是‘解难题’。企业合规了,监管更顺了,旅游服务质量自然上去了。”这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氛围,正是环翠区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法治基石上的“持续深耕”:
让公平正义更可及
为助力重点产业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环翠区司法局推出10项涉外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发布34名区级涉外法律人才库成员联系方式,并于每周四设立涉外法律咨询窗口,通过“线下坐班+线上实时解答”双渠道确保企业法律需求高效对接,目前窗口已解答涉外法律咨询4次。
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方面,推动涉企检查“一网统管”,应用“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实行涉企检查“事前报备、扫码入企、事中留痕、事后评价”闭环管理,已认领检查事项清单331项,备案开展执法检查252次,联合检查率达11.11%,检查流程透明度和企业预见性显著提升。
同时,环翠区司法局将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适度扩大听证适用范围,对重大、复杂或群体性案件“应听尽听”,并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联动,推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打造筑牢坚定法治基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