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计划”四载耕耘再启程,鲁大学子为特殊儿童点亮心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4:46

近日,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辛素飞教授、辅导员刘玉冰老师带领33名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心源计划”暑期实践团,赴烟台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为期11天的“心桥”专项社会实践。截至7月26日,团队累计提供专业心理服务127小时,通过“团体干预+个案支持+照护者赋能”的三维服务模式,为福利院孤残、智力障碍及多重障碍儿童搭建心理健康防护网。

作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团队,“心源计划”实践团自2021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为学须有本原,致远不忘笃行”的理念,深耕齐鲁大地儿童心理健康事业。四载春秋,团队足迹遍及临朐县“希望小屋”、栖霞市公益组织、烟台福利院及多所中小学,累计服务9000余小时,惠及困境儿童2000余人,捐赠学习用品313套,建成临朐县专用“希望小屋”,并自主构建了“1335”心育共同体模式(1核驱动、3心协同、3链融合、5维共育),以专业力量织密基层心理支持网络。

面对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2025年实践团创新推出“医—康—教—社”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包括:团体辅导平台:开设成长型思维、心理韧性、情绪认知等心理课程,通过主题游戏、绘画疗愈引导特殊儿童表达自我;精准个案干预:为20名特殊儿童建立专属心理档案,实施差异化康复方案;照护者赋能计划:面向福利院护理员开展5场心理技能培训,提升日常关怀科学性;生活赋能微课堂:创新设计生活技能情景剧,增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团队指导教师辛素飞教授强调:“要将专业知识化为手心温度,用专业之光照亮特殊儿童心灵。”团队指导教师刘玉冰勉励学子:“要在服务中淬炼本领,于奉献中成就自我,扛起新时代青年的专业责任。”烟台市儿童福利院护理一部赵飞主任表示:“‘心源计划’持续的专业支持,有效弥补了机构心理服务短板,为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注入了‘心’动能。”

在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专业服务,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民生关怀,以青春之火温暖弱势群体。这支年轻的“心灵护航队”,正用专业与热忱践行着“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通讯员 孙焕翔)

责任编辑:武春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